社会公益
- 分类:集团大事记
- 发布时间:2018-04-18 17:22
社会公益
- 分类:集团大事记
- 发布时间:2018-04-18 17:22
1996年创办老厂镇舍乌煤矿。
清华大学—曲靖市企业领导干部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
2011年9月9日张敬向曲靖市慈善总会捐资500万元,用于曲靖市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。
2010年—2012年张敬共捐资3600万元用于富源县老厂镇大格村委会马街新村建设,得到了曲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,安排了全市的“新农村建设现场会”在此召开。
2010年6月16日,省市相关领导陪同加拿大专家到养殖基地视察、指导工作。
2011年干旱期间,张敬出资60万元购置一辆大货车为全镇缺水的村庄和学校送水。
张敬率领煤矿安全监管人员下井检查工作。
2012年“六·一“儿童节张敬向富源县老厂镇马街小学捐资50万余元校服及书包。
与全国政协委员、九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、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程路合影。
二零一二年七月
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会长李蒙、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与获奖者情切合影。
二零一二年一月七日
造福地方百姓
—— 张 敬
传承红色精神
--- 张 敬
张敬 1961年2月16日
出生于云南省富源县
原籍罗平县板桥镇人
个人事迹
个人感言:
对于一名民营企业来说,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,更要注重人才的培养,科学的管理,特别是在安全生产方面更是不能有半点松懈和怠慢,只有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,也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,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脚踏实地的把这种“干实事”,“干好事”的精神传承下去。
张敬在致富的同时,不忘回报家乡,不忘回报社会。用张敬的话说:“我一个人富了不行,要大家一起富才行”。近二十年期间,张敬以企业或个人的名义,累计捐赠款项已达1.26亿元。在改善农村交通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、帮残扶困、带动地方百姓共同致富等方面
做出了突出贡献。张敬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,春风化雨、雪中送炭,让地方百姓改善了生活,张敬也多次受到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表彰,先后荣获“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功勋奖——金奖”;“惠泽乡里,造福桑梓”;“功德一世”;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等荣誉称号。
张敬的事迹,被百姓广为传颂。
企业的发展,得益于祖国的强大、社会的稳定、改革开放的机遇,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,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。
红色照耀中国。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,由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红色革命精神,激励一代又一代人,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、为国家奋斗。企业的创始人、董事长张敬就是在红色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一位新型业主。
张敬,1961年2月16日出生在云南省富源县,原籍罗平县板桥镇人。张敬的三爷张天禄、爷爷张天爵、舅舅吴林,都曾组织和领导、参与了解放罗平和富源的战斗,为国家的解放做出过积极的贡献。
作为革命后代,从小听长辈们将革命故事,受革命精神熏陶,长期的耳染目睹,铸就了张敬从小吃苦耐劳、坚忍不拔的性格,养成了体贴父母,关爱乡亲的品德,也同时造就了张敬在工作之余,研读革命历史,收藏革命老照片,宣传红色文化的喜好。
19岁时,张敬到富源县老厂粮管所新堡点工作,之后的15年里,从事煤炭企业管理和水泥企业管理等。工作中,张敬不断进修学习,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并积累丰富的社会知识,为后来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出生在特殊年代的他,经历文革时期的辛酸,又幸运地迎来改革开放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春风里,他用勤劳的双手和敢想敢干的大气魄,开启了创业历程。
1995年,34岁的他创办了富源县三联汽车修理厂,1996年创办集团老厂镇舍乌煤矿。随后的几年,他创办了富源勤民公司、房地产公司(花园)、大河乌猪养殖基地、大酒店、酒业公司、假日湾庄园,使公司走上了集团化、多元化、跨区域的集团企业。
传承红色精神 造福地方百姓——记集团董事长张敬
电子邮箱:ynruizhi@163.com
联系电话:0874-3255846
联系地址:云南省曲靖市金江路与银屯路交叉口
版权所有:999.8vnsr威尼斯人 技术支持:中企动力 昆明 滇ICP备17007006号-1